方案与实施要求
中国经典营销案例
添加时间:2011/5/7 16:19:42 点击次数:1097 [返回]
农夫山泉
2000年左右,中国水市竞争格局基本上已经成为定势。以娃哈哈、乐百氏为主导的全国性品牌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对中国市场的瓜分与蚕食!同时,很多区域性品牌也在对水市不断进行冲击,但是往往很难有重大突破。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水产品有深圳景田太空水、广州怡宝,大峡谷等等,还有一些处于高端的水品牌,如屈臣氏、康师傅等。但是,中国水市竞争主导与主流位置并没有改变。正是在此时,海南养生堂开始进入水市,农夫山泉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水市竞争格局,形成了中国市场强劲的后起之秀品牌,并且,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农夫山泉在一定意义上逐渐取代了乐百氏成为中国市场第二大品牌,从而创造了弱势资源品牌打败强势资源品牌著名战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首先,农夫山泉买断了千岛湖五十年水质独家开采权,在这期间,任何一家水企业不可以使用千岛湖水质进行水产品开发,不仅在瓶盖上创新,利用独特的开瓶声来塑造差异,而且打出“甜”的概念,“农夫山泉有点甜”成为了差异化的卖点;其次,为了进一步获得发展和清理行业门户,农夫山泉宣称将不再生产纯净水,而仅仅生产更加健康、更加营养的农夫山泉天然水,并且做了“水仙花对比”实验,分别将三株植物放在纯净水、天然水与污染水之中,我们会发现,放在纯净水与污染水中的植物生长明显不如放在天然水中生长速度,由此,农夫山泉得出一个结论,天然水才是用营养水。其“天然水比纯净水健康”的观点通过学者、孩子之口不断传播,因而赢得了影响力,农夫山泉一气呵成,牢牢占据瓶装水市场前三甲的位置。 农夫山泉的成功,在于其策划与造势,一方面对卖点不断提炼,从瓶盖的开盖声音到有点甜,从有点甜到而今的PH值测试,宣称弱酸弱碱性;另一方面是善于炒作和造势,通过对比来形成差异,进而提升自己。
王老吉
从2002年的1.8亿元到2005年的25亿,是一个快速的增长,王老吉,作为一种凉茶,产生于道光年间,从一个区域性品牌迅速发展为一全国性的品牌,一是改变了观念,“凉茶”当作“饮料”卖,提炼了核心的卖点,不上火,“怕上火,喝王老吉”成为了时尚与流行;二是借助于影响力大的媒体——央视进行了传播,提升了影响力和形象,当然,其红色的包装也获得了足够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加上在终端和渠道设计,王老吉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琥珀金茶
创新客户价值 回归营销原点 2010年中国营销界最高奖项-中国杰出营销奖[1]最佳文化营销奖获得者琥珀·金茶的营销策划并不是对湖南传统黑茶“新瓶装旧酒”式的再包装,而是以理性、务实的营销理念,从帮助消费者改善和提高生活品质的用户价值创新入手,在消费者饮茶养生存在的问题上下功夫,避开强大竞争对手,取长补短各类茶叶特点,创新组合完整产品,在产品属性、产品形态、销售渠道、泡饮方式上做全面创新,以此创造了琥珀·金茶与众不同的客户价值。
“撕去陈旧的文化外衣,回归茶叶的商品本质”,汉马传播顾问机构在策划该项目时,站在行业的高度,通过彻底揭开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茶文化的真面目,以及茶文化对中国茶叶企业的发展危害等真相,向茶叶的品牌营销迈出扎实的一步,而琥珀·金茶的“时尚茶品”定位,更是向承传千年的“茶文化”开出了“反文化”的第一枪!企业利用一切传播手段,彻底捅开“茶文化”这个马蜂窝,让中国茶叶真正还原为一个纯粹的市场商品,成为真正让消费者喜爱的茶叶品牌。
琥珀·金茶所提出的反文化,不是真的要去与我们悠久的茶文化抗争,甚至消灭茶文化,而是想通过对茶文化的深度解剖,让广大消费者真正认识到,任你怎么谈茶文化,茶叶它的本质依然只是一种商品,而商品,就必须让消费者出自内心的喜欢。我们不应以所谓的茶文化去忽悠消费者,我们要凭良心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为中国的消费者奉献出代表真正商品质量的好茶,而不是披着文化外衣的忽悠茶,这样中国的茶叶事业才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