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求贤若渴和实际行动
添加时间:2011/5/7 11:41:19 点击次数:1116 [返回]
针对企业而言,人才就是客,大才就是贵客,这是毋庸置疑的。面对贵客的到来,企业中的管理者能否做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呢?这是一个相对简单而又令人深思的问题。有些管理者嘴里虽然喊着尊贤爱士的口号,但他们的实际行动又是怎样?
身处商海浪潮中的企业和公司,商业竞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谁都无法摆脱这个残酷而又刺激的现实。在商业竞争中人才是关键,谁掌握了人才资源,谁就会在这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主动地位,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大多数管理者心中都很清楚,对于大才要恭敬有加,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呢?尤其是当对手企业中的核心员工由于失意而投靠过来的时候,管理者是否能做到容人并热情接待?这一点是值得深思的。
这样的员工有可能曾经给自己的企业带来过灾难性的打击,也有可能使自己处于过很难堪的窘境,管理者提起他们就会恨之入骨。而今他们登门投靠自己的企业,有的管理者会二话不说,将其拒之门外。还有的管理者先将其收下,不予以重用,时常给他们穿穿“小鞋”。这些做法是小人行径,不值一提。
附诗:客至
舍南台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佳句解析]
长满花草的庭院还没有来得及打扫,贵客已至。为什么诗人不扫庭院?因为他正处于寂寞中,无心打扫,既然生活是平淡的,何必要去改变庭院落的面貌呢?贵客一到,这种安逸闲适的生活一下子就被打破,诗人在喜出望外之时,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庭院还很乱,但此时已然无心顾及这些,最要紧的是将一向紧闭着的大门打开,为远来的朋友把门打开,走出寂静的生活,走进欢喜的场面。诗句中无不透露出诗人急于见到好友的喜悦之情。
整句诗都在突出一个字:急。“花径”与“蓬门”非常形象地描绘出这个场面。这些都非待客之礼,但是为了迎接贵客,诗人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更显示出诗人待客之诚,令人感动。
这是一首处处洋溢着生活气息的诗句,体现了诗人淳朴真诚的性格和打破家中冷清寂静前的喜悦。